2022年“消费”“外贸”怎么走? 商务部研判态势定调“稳提升”
中国网财经1月26日讯(记者王晨曦)25日,国新办就2021年商务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商务部总结2021年消费、外贸成绩成就,研判今年全年消费趋势,并定调2022年为“外贸巩固提升年”。
2021年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 今年将继续保持恢复态势
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万亿元,增长12.5%。商务部综合司司长郭婷婷指出,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5.4%,消费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负责人徐兴锋在发布会上分析概括了2021年全年消费亮点特点。
徐兴锋指出,首先是创新驱动特点明显,各种各种新技术、新理念在消费领域广泛渗透,策展型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迭代,2021年网上零售额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次是智能消费实现较快增长,5G手机出货量2.66亿部,增长63.5%,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6%。一些电商平台智能门锁、智能卫浴、扫地机器人等智能产品销量增长30%以上。最后是绿色消费蓬勃发展,以汽车为例,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52.1万辆,比上年增长1.6倍,每卖出8辆新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
展望2022年,全年消费形势如何?徐兴锋表示,综合研判,2022年消费总体将继续保持恢复发展态势。
“下一步商务部将重点在五方面发力促进消费。”徐兴锋指出,一是提升传统消费能级。汽车、家电、家具、餐饮是消费的“四大金刚”、“顶梁柱”。要深化汽车流通领域改革,加快推动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二是加快新型消费发展。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促进品牌消费。倡导简约适度低碳的生活方式,促进绿色消费。三是促进城市消费升级。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推动步行街高质量发展,开展智慧商圈、智慧商店示范创建。四是补齐乡村消费短板。将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完善县域商业网络,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2021年外贸成绩亮眼 货物贸易总额连续5年全球第一
2021年外贸成绩亮眼,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关口。全年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人民币,比2020年增长21.4%。
郭婷婷在发布会上介绍,我国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货物贸易总额连续5年全球第一,吸收外资保持全球第二,对外投资稳居世界前列,设立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签署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外贸成绩亮点频出,原因为何?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陈春江指出,扩大开放成效持续彰显。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压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放开汽车制造业外资股比限制,实现自贸试验区制造业限制“清零”。积极推动RCEP如期生效,正式申请加入CPTPP和DEPA,持续释放积极信号。
在稳外资政策方面,陈春江指出,2021年制定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稳外资22条措施,指导各地出台140多份政策文件,形成政策“组合拳”。东、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协同发力,分别增长14.6%、20.5%和14.2%,20个省份吸收外资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为全国稳外资提供了重要支撑。
开放平台带动效应持续彰显。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示范等开放平台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举措持续出台,成为吸引外资的高地。2021年,21个自贸试验区吸收外资增长19%,海南自贸港引资实现翻番,“1+4”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示范地区服务业引资占全国的33.4%,充分显示了高水平开放平台对外资的强大吸引力。
商务部定调2022年为“外贸巩固提升年” 部署四项行动“稳外贸”
高增长基数效应下,2022年外贸形势将如何发展?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指出,在去年6.05万亿美元规模、30%高速增长的基数之上,今年外贸形势十分严峻,稳增长的困难和压力前所未有。
李兴乾分析称,从需求角度看,全球外需增长面临两大不确定因素。一是疫情反复迟滞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二是复苏不均衡导致全球系统性风险在上升。受“疫苗鸿沟”、政策差距等影响,低收入国家和发达经济体复苏差距不断扩大,货币贬值、通胀高企。从供给角度来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两大不稳定因素。一是国际供应链加速重构,发达经济体片面追求产业回归,正在分化市场,降低全球资源配置效率。二是全球供应链紊乱和瓶颈效应短期内难以彻底缓解。
“从当前形势出发,我们确定2022年为‘外贸巩固提升年’。”李兴乾指出,着重提高中国外贸的综合竞争力,下一步将具体实施四项行动。
一是跨周期调节“稳外贸”,充分释放政策效应,进一步提升出口信用保险作用,切实抓好外贸领域信贷投放,增强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
二是开展市场多元化“行动”,充分发挥贸易畅通工作组作用,用好已经商签的自贸协定,办好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等重大展会。
三是畅通外贸供应链,培育好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各类平台和载体,持续推进物流畅通、结算畅通。
四是外贸创新提质行动。发挥好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带动作用,建设好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促进绿色贸易健康发展。
相关阅读
-
我国儿童成长发育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通讯
我国儿童成长发育进入平稳增长阶段《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明年施行... -
休舱:全球观速讯
11月25日,呼和浩特市水岸小镇1号方舱医院休舱。当日,随着该方舱医... -
航天新征程|神舟十四号乘组:中国空间...
人民网厦门11月25日电(记者赵竹青、张克非)中国空间站等你来出差!1... -
卡塔尔世界杯何以钟情中国新能源客车?
“在整个世界杯期间,我和我的同事都将驾驶这些巴士,将观众送到各... -
当前热点-央行宣布全面降准 释放长期资...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 25个百分点... -
央行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释放长...
(记者吴秋余)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
10月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同比增长5%
(记者刘开雄)国家外汇管理局25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0月,我国... -
重点聚焦!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6例
11月25日0—24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6例,其中呼... -
我区向实体经济和房贷客户让利近54亿元_看点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永桃)“按照国家做好普惠金融‘减... -
【书写乡村振兴奋进画卷】“万企兴万村...
前不久,自治区民营百强企业蒙泰集团与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哈达图淖... -
观察:【众志成城 同心抗疫】首府金融...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郑学良)11月25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 -
1-10月我区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55.2%|当前看点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杨帆)自治区统计局消息:今年1-10月... -
全球热头条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
11月10日,张跃清忙碌完核酸检测任务后,急匆匆地赶回村委会,带领... -
航天新征程|杨利伟:中国空间站时代脚...
人民网厦门11月25日电(记者赵竹青、张克非)11月25日,由中央网信办... -
滚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
2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在北京、上海... -
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将迎入冬以来最强寒潮...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25日电(记者哈丽娜)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了... -
“顶流”到阶下囚!吴亦凡一审被判13年...
11月25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吴亦凡强奸、聚... -
个人养老金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名单发布...
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等36个先行... -
越冬候鸟“做客”额济纳旗
初冬时节,在额济纳旗沙日淖尔水库,数量众多的赤麻鸭、灰雁、大天... -
俄今年大豆收成创纪录-每日速看
新华社莫斯科11月24日电(记者刘恺)俄罗斯农业部24日发布消息说,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