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贷”套路:装修只需11万余元银行却审批27万
“想装修但时间和资金都不够用?找互联网一站式装修服务平台!”帮装修还提供贴息贷款,这样的“好事”令不少消费者心动。但近期,主打“装修贷”业务的上海互联网装修平台优居客破产倒闭,至少上千名业主的装修款被卷跑,其中有不少是从银行申请的“装修贷”,涉案金额初步估算达数亿元。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互联网装修平台利用“装修贷”沉淀资金,迅速扩张,但由于运营不规范,随之而来的风险也浮出水面。今年以来,上海、杭州、青岛、无锡等地相继有互联网装修平台倒闭,引发了大量纠纷。
装修只要11.53万元,银行却审批了27.2万元
24岁的李帆打算装修房子,通过互联网搜索到了一家名为优居客的互联网装修平台。优居客官网显示,提供免费量房、设计、报价、监理等一站式装修服务,并提供免息装修贷款。
李帆毕业工作一年,工资不高,买房后没钱装修。他曾向银行申请过装修贷款,但因还款能力不足等原因被拒绝。通过优居客,李帆不仅可以申请银行贷款,还可以获得贷款利息补贴,这让他大喜过望。
通过优居客的推荐,李帆很快从一家银行成功贷款。约100平方米的房子装修总价款是11.53万元,银行最终贷给他27.2万元。李帆说:“很多人贷款的钱都远高于装修款。当时,优居客和银行业务员都让我们多贷一些钱,我想反正平台可以贴息,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银行申请了29万元。”
根据优居客合同协议,贷款发放到业主个人账户后必须转入优居客账户进行资金托管。一些业主称有银行员工也要求托管到优居客,对此说法银行则颇感委屈。涉事银行表示,贷款是发放到客户个人账户而非平台,银行对此并没办法约束,银行对员工也要求不得对客户进行诱导、误导。
据记者了解,优居客作为互联网装修平台,实际上承担的主要是信息中介的角色,为业主推荐装修公司并负责装修进度的管理和监督。其业务模式就是业主将装修款项托管在优居客,优居客会根据进度分阶段付款给装修公司。
令不少客户没想到的是,装修还没完成,优居客就宣布破产倒闭了。很多客户表示,“房子装修了一半,变成半拉子工程,装修队在催债,还要向银行还贷,苦不堪言。”
优居客官网显示,其在建装修项目有5000多个。目前,优居客实控人已失联,不少业主到警方报案。
运作不规范滋生金融风险,损害消费者权益
记者调查发现,部分“装修贷”运作不规范,容易滋生金融风险、危害消费者权益。
优居客承诺给予装修业主免息贷款,并鼓励业主从银行多申请贷款金额。据记者调查,所谓的“免息”实际上由平台贴息,有的贷款年利率为8.3%,有的为6%。据了解,这个利率在消费金融领域相对较低,不少消费金融贷款利率都超过10%。
优居客这类公司其实很难从银行获取贷款,实际上是利用“装修贷”托管模式进行了变相融资,资金链风险巨大。
清华大学民生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勇认为,在第三方互联网平台介入的模式下,平台利用业主的个人信用获得低成本的银行贷款,资金用途无法监控,风险不可控。
此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审批、发放是否符合审慎经营规则遭质疑。根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监管规定,银行办理个人贷款业务时,应严格审查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此外,银行也有义务对合作机构进行审慎的风险评估。
不少业主表示,在办理“装修贷”过程中,银行业务员在明知施工实际金额、且不少业主偿还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依旧鼓励业主多申请贷款。“根本还不起,当初多申请贷款就是打算装修完成后将剩余资金套出来,以偿还银行贷款。”月工资6000多元的李帆说,“装修贷”每月要还约1.3万元。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研究员王凤岩认为,如果银行诱导业主多贷款,又要求业主将资金托管给平台,做法明显不合规。
亟待规范整顿,防止风险蔓延
受访专家认为,“装修贷”作为消费金融产品,有市场刚性需求,可以满足业主资金周转的需要,但要坚决防范因不规范运作产生的风险。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信息显示,2018年上半年,互联网装修公司“跑路”致使消费者财产损失巨大成为前十大投诉热点之一。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表示,“今年涉及‘装修贷’的各类投诉案件激增。消费金融本身是好的,但如果运作不规范,会放大风险,直接损害百姓利益。”
上海沪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吴绍平认为,根据优居客的模式和合同看,优居客已涉嫌合同诈骗犯罪,如果银行伙同或与优居客串通共同欺诈业主,那也有合同诈骗共犯的嫌疑。
王凤岩表示,装修行业线上迁移的趋势很明显,而且市场规模很大。一旦互联网装修平台过度使用“装修贷”金融杠杆,最后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将严重危害消费者权益。监管部门应整合相关监管资源,出台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整顿措施,明确相关贷款资金的用途,防控风险。
王勇认为,银行等金融机构自身要加强业务的合规审慎经营,强化对信贷资金的有效监管,保证信贷资金账目清楚、专款专用。同时,专家提醒消费者,在互联网新经济的趋势下,很多人倾向于通过互联网渠道来获取服务,应提升金融风险意识,保护个人权益。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中国外贸额首破6万亿美元关口创新高 实...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以美元计价,我国进出口规模达到了6... -
湘财证券:注册制对中国股市是革命性利好!
【湘财证券:注册制对中国股市是革命性利好!】今日两市股指中幅低... -
德讯证顾:权重杀跌释放风险
【德讯证顾:权重杀跌释放风险】摘要:当前我们不必苛求总量和结构... -
巨丰投顾:不超280亿!中信证券巨额融资...
【巨丰投顾:不超280亿!中信证券巨额融资砸盘A股能否加仓?】观点... -
容维证券刘思山:避险情绪升温 沪指破年线
【容维证券刘思山:避险情绪升温沪指破年线】沪深两市早盘低开后快... -
钱坤投资:百股涨停医药爆发却指数破位...
【钱坤投资:百股涨停医药爆发却指数破位给一颗红枣打一个巴掌】让... -
百瑞赢:市场进一步砸盘 恐慌情绪放大
【百瑞赢:市场进一步砸盘恐慌情绪放大】周五,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
高净值家庭这样配置资产 赶紧学起来
高净值家庭这样配置资产 赶紧学起来前不久,胡润百富发布了《2021... -
百亿私募遭举报!被指恶意侵占投资人款...
又有私募基金被投资人联名举报!日前,有投资人向证券时报记者报料,... -
2021探照灯年度书单发布 首度设立“十...
1月12日,由《文艺报》、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国家发改委:电厂存煤超1.62亿吨 较去...
1月12日,电煤库存超过1 62亿吨,可用21天,较去年同期高4000万吨... -
上海规范盲盒经营活动:单个售价一般不...
日前,为了规范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 -
海关总署:2021年我国进出口规模首次突...
2021年,以美元计价,我国进出口规模达到了6 05万亿美元,在2013年... -
海关总署:2021年我国医药材及药品出口...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4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 -
海关总署:我国加入世贸组织20年来进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4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 -
海关总署:2021年我国对RCEP成员国进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4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 -
海关总署:民营企业保持我国第一大外贸...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4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 -
海关总署: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9...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4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 -
在巨成功加盟平台上进行运营推广流量怎样
和直接创业相比,连锁加盟模式能够为创业者带来更多的优势。品牌先... -
如何用IP为企业赋能?绒言绒语萌物军团这样玩
无IP,不商业。近年来,IP成为商业热词,围绕IP做文章的营销模式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