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主旋律电视剧更贴近老百姓,《花开时节》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图为《花开时节》剧照,主办方供图。
7月11日,30集劳动风情大剧《花开时节》登陆央视八套。这部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河南广播电视台出品制作的电视剧刚一播出就引发业内和观众好评:“真实、质朴、感人”“演员表演是电视剧最大亮点”“不相信是第一次出演电视剧”……根据CSM实时收视平台显示,开播以来,《花开时节》一直在同时段排行中名列前茅。
该剧也在故事的发生地新疆哈密引起强烈反响:有过采棉经历的兵团职工都说这部剧“拍得真实、接地气”“看着很亲切,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哈密的火车站、兵团十三师的棉田、红星二厂的老礼堂等剧中出现过的场景和地点,现在都成为当地的“网红地标”。
素人演员+生动细节 让观众闻到泥土香
《花开时节》讲述了河南兰考县一个“90后”副乡长带着一群女摘棉工前往新疆摘棉花的故事。与很多电视剧不同:这部剧虽有国内一流导演和拍摄、制作团队,但剧中70%的角色由非专业演员来扮演。现实生活中,女一号孙萍丽是外语老师,男一号陈冠英是机关职工,棉田里的200名摘花工全是真实的摘花工。一定程度而言,这部电视剧是靠一群没有受过专业表演训练的素人撑起来的。中央电视台八套在制作演员访谈节目时,也把素人出演作为一个热点话题。如今,该剧的两位主演孙萍丽、陈冠英也凭借“本色出演”成为新晋草根明星。
除了演员的精彩表演,该剧引发好评还得益于用真实的细节讲好了故事。一次普通的采棉之行居然牵扯出那么多事件,每个事件不大但都丝丝入扣,并且融入了许多当下正在发生的生活细节。比如李大菊指导大妮如何摘棉花,摘棉花采用怎样的姿势,网红直播的各种炒作等等。不仅如此,当那些精彩质朴的台词从最平凡的劳动者嘴里说出来,你会真切地感受到:如果没有深入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这些细节是很难做到的。
这些生动的情节均来自真实生活,就连部分台词也是直接使用被采访群众的原话。例如,铁大娘问二妮棉花怎么摘,二妮不以为然地说:“用手摘。”这段对话的原型是一个年轻的农村女孩,她在新疆摘了几天棉花双手就缠满了胶布,真正体会到劳动的艰辛。真实的细节通过素人展现在屏幕上,让观众透过屏幕闻到了久违的泥土的香味,感到了西域阳光的温度和新疆棉花的柔软雪白。
话题实在+真挚情感 不惧跟套路正面怼
最打动观众的,还是剧中人物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电视剧播出前,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受邀审看,他本来只打算看完4集就走。但后来,他跟着导演把自己封闭起来认认真真看了三天。“都说我们是审片组的专家,阅片无数,已经很难被一部电视剧感动,但看这个戏,好几个地方确实被感动到流泪。”仲呈祥说。
图为《花开时节》剧照,主办方供图。
《花开时节》如何用真情实感抓住人心?
首先是话题实在,直指人心。《花开时节》的主题是劳动,当下是要诚实劳动、安身立命?还是投机取巧、不劳而获?剧中,大妮和二妮分别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劳动价值观,这两种不同价值观让亲姐妹之间产生激烈碰撞:一个是要跪在地上摘棉花,一个利用网络直播“表演劳动”“娱乐劳动”甚至“丑化劳动”来赚“快钱”。导演并没有对姐妹俩进行简单的道德褒奖和指责,大妞膝盖出血跪在地上的一段“我腿跪着,人没跪着”的台词已经让人泪奔,但紧接着二妮为了让妈妈和自己的亲姐不再跪着摘棉花而执意当明星的独白,也同样让人唏嘘。她们都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难处,也都有自己的梦想,但梦想该如何实现却是直击心灵、引发观众深刻思考的终极命题。
其次是感情真挚。剧中大妞的扮演者孙萍丽来自农村家庭,当她在新疆拍《花开时节》时,她母亲正在库尔勒的棉田里跪着摘棉花,对摘棉感同身受的孙萍丽带着对母亲的深厚感情来演这部戏。与其说孙萍丽是在演大妞,不如说就在演自己,以至于很多时候镜头已经拍完,孙萍丽还会哭上半天才能平复。剧中文化影视公司艺术总监赵家奇是个投机造假的人物,这个人物的变化就是导演在现实影视圈中看到的一些人真实的样子。正是因为感同身受,导演把这个人物塑造得活灵活现,电视剧也通过这个人物,对一些影视人的浮躁、功利进行了批驳。
不少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业内人士认为,《花开时节》不仅可以看作是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范本,也是对当下电视剧界的激浊扬清。在流量明星、大IP、宫斗玄幻、小鲜肉和伪现实题材电视剧扎堆的今天,从选题到表演拍摄,这部原创电视剧都与当下流行的商业操作套路展开“正面硬怼”。《花开时节》的拍摄本身就是一次世俗商业与艺术价值观的激烈碰撞,更是这部电视剧戏内主题最执拗的戏外表达。拍电视剧到底是要诚实劳动还是投机取巧,从这个角度来说,全面审看《花开时节》的大众评判比去探讨《花开时节》本身的思想艺术价值,更有价值。
《花开时节》是一部典型的主旋律电视剧,农村题材不讨巧、剧中也没有明星,但该剧不仅登陆央视黄金时间,取得不俗收视率,还成功引起媒体和观众的广泛关注。这说明,只要有真情实感,只要关注的是老百姓想看的东西,主旋律电视剧一样可以成为“爆款”。如何让主旋律电视剧更贴近老百姓,《花开时节》做出了可贵的探索。(王刚)
相关阅读
-
休舱:全球观速讯
11月25日,呼和浩特市水岸小镇1号方舱医院休舱。当日,随着该方舱医... -
航天新征程|神舟十四号乘组:中国空间...
人民网厦门11月25日电(记者赵竹青、张克非)中国空间站等你来出差!1... -
卡塔尔世界杯何以钟情中国新能源客车?
“在整个世界杯期间,我和我的同事都将驾驶这些巴士,将观众送到各... -
当前热点-央行宣布全面降准 释放长期资...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 25个百分点... -
央行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释放长...
(记者吴秋余)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
10月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同比增长5%
(记者刘开雄)国家外汇管理局25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0月,我国... -
重点聚焦!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6例
11月25日0—24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6例,其中呼... -
我区向实体经济和房贷客户让利近54亿元_看点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永桃)“按照国家做好普惠金融‘减... -
【书写乡村振兴奋进画卷】“万企兴万村...
前不久,自治区民营百强企业蒙泰集团与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哈达图淖... -
观察:【众志成城 同心抗疫】首府金融...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郑学良)11月25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 -
1-10月我区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55.2%|当前看点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杨帆)自治区统计局消息:今年1-10月... -
全球热头条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
11月10日,张跃清忙碌完核酸检测任务后,急匆匆地赶回村委会,带领... -
航天新征程|杨利伟:中国空间站时代脚...
人民网厦门11月25日电(记者赵竹青、张克非)11月25日,由中央网信办... -
滚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
2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在北京、上海... -
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将迎入冬以来最强寒潮...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25日电(记者哈丽娜)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了... -
“顶流”到阶下囚!吴亦凡一审被判13年...
11月25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吴亦凡强奸、聚... -
个人养老金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名单发布...
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等36个先行... -
越冬候鸟“做客”额济纳旗
初冬时节,在额济纳旗沙日淖尔水库,数量众多的赤麻鸭、灰雁、大天... -
俄今年大豆收成创纪录-每日速看
新华社莫斯科11月24日电(记者刘恺)俄罗斯农业部24日发布消息说,今... -
中国-匈牙利地方合作机制第三次会议成功...
新华社布达佩斯11月24日电(记者陈浩)中国-匈牙利地方合作机制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