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11月这些“网红”健康流言有几个把你忽悠了
近期网传“5G手机运用毫米波可导致失明”的消息,是不是让蠢蠢欲动的你把挑好的5G手机从购物车里删除啦?别担心,最新一期的“科学”流言榜已经对此进行了辟谣——“失明说”不成立。此外,一起被打上“谣言”印戳的还有“牙膏可杀灭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病和胃癌”“ 睡太多增加痴呆风险”等等。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让我们来看看11月这些“网红”健康流言,有几个把你忽悠了。
流言:5G载频是毫米波段
毫米波对眼睛伤害很大
可导致黄斑变形甚至失明
真相:毫米波指的是波长在1-10毫米之间的电磁波,对应的是30GHz-300GHz之间的无线电频谱。而我国三大运营商5G通信运用的是中低频,频段在3Ghz-6Ghz之间,属于厘米波段,并非网帖当中的毫米波。
关于手机电磁波产生热能的问题,业界早有评判标准,通常用SAR值(Specific Absorption Rate)来表示,即电磁波能量吸收比。以6分钟计时,规定每公斤脑组织吸收的电磁辐射量不能超过一定标准,这个辐射量也包括电磁波的热效应。美国的标准是1.6W/Kg,而欧洲则是2.0W/kg。SAR值越大,表示对人体影响越大。
目前我国使用的是2.0W/kg的标准,超过此数值,是不允许入市销售的。实验数据表明,华为、中兴等国产品牌手机,以及苹果、三星等国外品牌手机,SAR值均远低于2.0W/kg的国家标准,正常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此外,流言中提到的“黄斑变形”也不准确,这种疾病的准确名称是“黄斑变性”,是老年人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视网膜组织退化、变薄,引起黄斑功能下降。在临床中,由于用眼不当导致黄斑损伤,只有登山者爬雪山不戴护目镜等极端条件下才可能出现。
流言:睡太多的人痴呆风险增加
真相:网上出现的“睡太多的人痴呆风险增加”“睡太多容易老年痴呆”等报道,内容来源于《阿尔茨海默症和痴呆》杂志。该研究通过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大脑机能(包括记忆力、精神状况、语言能力)等一系列测试,发现每天睡眠超过9小时的参试者,大脑记忆力和学习能力都出现显著下降。
然而,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作者也说不清楚,并且强调这是一个观察性的研究,不可能得出因果性的结论,更没法推断出机理来。比如很难判断这些大脑功能下降的参试者是因为大脑功能下降而导致睡眠变长,还是因为睡得太多导致了大脑功能下降。网上夸大了该研究的适用范围,错误关联因果,给公众造成误导。
保证充足和有规律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睡多少小时最合适”没有标准答案,白天不觉得疲倦,精力充沛,就是最佳的睡眠。
流言:一些牙膏能杀灭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病和胃癌
真相: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短棒螺旋形状细菌,是目前引起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最常见的原因。幽门螺杆菌主要存在于胃中,口腔里不过是一些“散兵游勇”,口腔不是幽门螺杆菌的储存库。幽门螺杆菌与龋齿的关系尚不明确,单独进行口腔杀菌意义不大。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某种牙膏能彻底杀灭口腔幽门螺杆菌。某些牙膏的宣传中列举的科学研究均仅仅停留在体外试验和动物试验阶段,远远达不到其所宣称的神奇效果。就日常清洁而言,普通牙膏刷牙也能起到清除口腔细菌、减少炎症的作用。
幽门螺杆菌患者,应到医院消化科寻求正规治疗。目前最常用的应对方法是多种抗生素和抑制胃酸的药物联合治疗,医生开的杀菌药物通常至少三四种,并且需要持续用药一周。
流言:“走神监测环”使用前沿技术
戴着上课可以监测学生脑电波
评判孩子是否集中注意力
真相:“走神监测环”缺乏物理学支持。人在不同的状态下可以出现不同的微电压信号,专注的时候和烦躁的时候出现的微电压波形的确不一样。但是这个信号十分微弱,大约在几十微伏特(即百万分之几十伏特)的量级,需要用极为灵敏的电极阵列才能通过头皮采集到。脑电图的成功应用目前也只限于癫痫病的甄别和诊疗。
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脑电信号极其微弱,很容易混淆于背景噪音中。如果这种“走神监测环”的检测灵敏度或者分辨率达不到百万分之一伏特量级,那么检测结果不可能准确。
即使物理上能够准确测量出脑电信号,由脑电信号形成的脑电图也非常复杂,还不能因此判断出学生是否“走神”。目前脑科学的研究并未给出明确及公认的研究结果,很多关系连定性方面都没研究透,更不用说定量。因此,戴 “脑电波走神监测环”可评判小学生注意力的说法不靠谱。
流言:鼠疫病死率高达100%
无药可治,染上就等死吧
真相:鼠疫又叫黑死病,是一种烈性传染病,由鼠疫杆菌引起。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鼠疫可以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型鼠疫、轻型鼠疫和其他少见类型鼠疫。历史上,鼠疫确实引起过大范围的死亡,但这是因为当时人们对鼠疫的病因、治疗、预防等认识不足。
虽然人类对鼠疫普遍易感,但在现代医学里,鼠疫已不再无药可治。事实上,临床上鼠疫病例已经可以通过规范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病人如果能早期就诊,并得到规范治疗,治愈率很高,可疑接触者也可通过预防性服药而避免发病。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未治疗的鼠疫病死率极高,比如最凶险的肺鼠疫,可在发病18-24小时内致命。败血型鼠疫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几乎为100%。所以,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存活和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表示,当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防控体系,只要科学应对,不会出现疫情大范围扩散风险。
文/本报记者 李洁
相关阅读
-
休舱:全球观速讯
11月25日,呼和浩特市水岸小镇1号方舱医院休舱。当日,随着该方舱医... -
航天新征程|神舟十四号乘组:中国空间...
人民网厦门11月25日电(记者赵竹青、张克非)中国空间站等你来出差!1... -
卡塔尔世界杯何以钟情中国新能源客车?
“在整个世界杯期间,我和我的同事都将驾驶这些巴士,将观众送到各... -
当前热点-央行宣布全面降准 释放长期资...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 25个百分点... -
央行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释放长...
(记者吴秋余)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
10月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同比增长5%
(记者刘开雄)国家外汇管理局25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0月,我国... -
重点聚焦!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6例
11月25日0—24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6例,其中呼... -
我区向实体经济和房贷客户让利近54亿元_看点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永桃)“按照国家做好普惠金融‘减... -
【书写乡村振兴奋进画卷】“万企兴万村...
前不久,自治区民营百强企业蒙泰集团与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哈达图淖... -
观察:【众志成城 同心抗疫】首府金融...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郑学良)11月25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 -
1-10月我区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55.2%|当前看点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杨帆)自治区统计局消息:今年1-10月... -
全球热头条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
11月10日,张跃清忙碌完核酸检测任务后,急匆匆地赶回村委会,带领... -
航天新征程|杨利伟:中国空间站时代脚...
人民网厦门11月25日电(记者赵竹青、张克非)11月25日,由中央网信办... -
滚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
2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在北京、上海... -
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将迎入冬以来最强寒潮...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25日电(记者哈丽娜)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了... -
“顶流”到阶下囚!吴亦凡一审被判13年...
11月25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吴亦凡强奸、聚... -
个人养老金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名单发布...
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等36个先行... -
越冬候鸟“做客”额济纳旗
初冬时节,在额济纳旗沙日淖尔水库,数量众多的赤麻鸭、灰雁、大天... -
俄今年大豆收成创纪录-每日速看
新华社莫斯科11月24日电(记者刘恺)俄罗斯农业部24日发布消息说,今... -
中国-匈牙利地方合作机制第三次会议成功...
新华社布达佩斯11月24日电(记者陈浩)中国-匈牙利地方合作机制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