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屏幕和眼睛受伤究竟有没有直接关系?
“换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OLED屏手机,眼睛却出现不适。”有类似疑问的网友越来越多,OLED屏真的伤眼睛吗?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看OLED屏手机,我眼睛坏了”
“做梦也没想到,高高兴兴换了新手机,用了没几天,眼睛开始不舒服。”近来,北京上班族段纯(化名)向中新网记者反映了这么一件事情。
段纯说,后来她去看了医生,被诊断为飞蚊症,医生建议她最近少看手机。奇怪的是,她换回原来的旧手机后,症状好转。
段纯新手机为OLED屏幕手机,旧手机是LCD屏幕,所以她怀疑,“引起眼睛不适可能和OLED屏有关系。”
记者调查发现,有这样疑问的用户并不少,在某搜索引擎上搜索“OLED屏幕伤眼”,相关链接近70多万个。百度贴吧也很多相关帖子引起网友共鸣:我也出现了这种症状。
OLED屏真的伤眼睛吗?
近两年,OLED屏手机开始成为主流,市场上各大手机厂商旗舰机纷纷OLED屏加持,要不都不好意思说是旗舰机。
问题是OLED屏真的伤眼睛吗?使用OLED屏手机之所以感觉到眼睛不舒服,是因为“屏闪”在作怪。
LCD屏幕通常使用背光灯实现屏幕发光,频闪频率就可达到几千赫兹(Hz),基本不会遇到频闪问题。OLED屏幕为像素自发光,低功率限制了它的频闪频率。目前很多手机OLED屏幕PWM调光闪动频率在215Hz-250Hz左右。
而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曾撰文指出,低健康风险的频闪范围为1250Hz以上,“频闪可能会导致偏头痛等疾病。”
在通信行业专业人士看来,这个数值并不算高。但即使是这个标准,医学界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在行业内的争议也很大。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眼科主任接传红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不管手机屏、电脑屏还是iPad屏,长时间看都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应该和屏没直接关系。
“OLED屏幕和眼睛受伤没有直接关系”,通信行业专业人士张弛接受记者采访时也称,对OLED屏幕的频闪,人的眼睛几乎感受不到,“引起视觉疲劳可能是看屏幕时间过长,用眼过度造成的。”
魅族CEO黄章曾表示,不管是LCD还是OLED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那是因为他们的底层LED灯都会发射出对眼睛有害的蓝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OLED却有办法可以改善,那就是OLED屏幕可以开启护眼模式(类似PWM调光),使屏幕的色调改变成偏黄色。
不少网友也支招,使用OLED屏手机时,尽量亮度调高一些,亮度越低越伤眼睛。原理在于,降低屏幕亮度时,手机屏也会通过进一步降低频闪频率来达到这个效果,这就是所谓的PWM调光。
有眼科人士建议,“人眼对OLED屏幕频闪感知不一样,有的人就比较敏感,敏感用户最好还是使用LCD屏手机。”对此,目前并没有医学上的统一说法。
手机OLED屏好不好凭“运气”?
还有网友有疑问:为什么同样都是OLED屏,有的手机用起来感觉没啥问题,而有的手机用起来眼睛就不适呢?
有网友甚至做了试验:如果对比着看,可以明显感受到P30 Pro的屏幕不如Mate20 Pro。这个问题其实很好理解,不同手机使用的可能是不同屏幕,而且三星、LG、京东方等不同生产厂家技术和产品质量存差异。
中消协6月份发布的试验结果就显示,屏的大小不是影响视疲劳的主要因素,不同电子屏幕的材质、物理性能等方面可能是主要影响因素。
即使同一款手机,屏幕好不好还得凭“运气”。因为同一个机型的手机,可能用不同品牌的OLED屏幕。很多情况下,手机厂商对此并不说明,也并不在手机配置说明中详细列出该手机屏幕的提供商。
例如,Mate20 pro屏幕供应商有京东方和LG,其部分产品上市后曾出现“绿屏”现象。据媒体报道,出现绿屏问题的全是采用LG屏幕的手机,也就是说同样的价格、同样的手机,其屏幕配置可能不一样,手机是否没问题要靠运气的。
这种事情几乎是行业通病。初期iPhone XS和XS MAX都是三星的OLED屏幕,但是之后苹果将LG列入第二个iPhone XS屏幕供应商,也就是说后面几批的iPhone XS和XS MAX都有可能会混进LG屏,消费者是买到LG屏还是三星屏就看运气了。
现在手机非得要用OLED屏幕?
如果OLED屏容易使用户视觉疲劳,不用不就行了吗?实际上,现在很难再对OLED屏说“不”。
OELD屏幕色彩显示颜色鲜艳、更加饱满、更加真实,现在高端手机纷纷配置OLED屏幕,已成主流;而通用的LCD都被下放到了中低端手机中使用,不再当成首选屏幕材料。
为何会这样?“屏下指纹,超薄等终端产品,只有OLED屏幕才能实现。”行业普遍认为。
现在有个好消息是,6月27日,京东方突然宣布,成功研发LCD屏下指纹技术,今年年底量产。由于行业巨头三星都没宣布类似研究成果,不少网友纷纷留言:“是骡子是马,拭目以待”。
手机行业将OLED全部打回LCD不现实,甚至一些人认为意味着技术的倒退。而单纯从眼睛健康角度上看,正如黄章所述,LCD也会发出对人眼有害的蓝光。真想保护眼睛只能遵守四字真言:少玩手机。(记者 吴涛)
相关阅读
-
休舱:全球观速讯
11月25日,呼和浩特市水岸小镇1号方舱医院休舱。当日,随着该方舱医... -
航天新征程|神舟十四号乘组:中国空间...
人民网厦门11月25日电(记者赵竹青、张克非)中国空间站等你来出差!1... -
卡塔尔世界杯何以钟情中国新能源客车?
“在整个世界杯期间,我和我的同事都将驾驶这些巴士,将观众送到各... -
当前热点-央行宣布全面降准 释放长期资...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 25个百分点... -
央行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释放长...
(记者吴秋余)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
10月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同比增长5%
(记者刘开雄)国家外汇管理局25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0月,我国... -
重点聚焦!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6例
11月25日0—24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6例,其中呼... -
我区向实体经济和房贷客户让利近54亿元_看点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永桃)“按照国家做好普惠金融‘减... -
【书写乡村振兴奋进画卷】“万企兴万村...
前不久,自治区民营百强企业蒙泰集团与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哈达图淖... -
观察:【众志成城 同心抗疫】首府金融...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郑学良)11月25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 -
1-10月我区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55.2%|当前看点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杨帆)自治区统计局消息:今年1-10月... -
全球热头条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
11月10日,张跃清忙碌完核酸检测任务后,急匆匆地赶回村委会,带领... -
航天新征程|杨利伟:中国空间站时代脚...
人民网厦门11月25日电(记者赵竹青、张克非)11月25日,由中央网信办... -
滚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
2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在北京、上海... -
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将迎入冬以来最强寒潮...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25日电(记者哈丽娜)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了... -
“顶流”到阶下囚!吴亦凡一审被判13年...
11月25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吴亦凡强奸、聚... -
个人养老金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名单发布...
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等36个先行... -
越冬候鸟“做客”额济纳旗
初冬时节,在额济纳旗沙日淖尔水库,数量众多的赤麻鸭、灰雁、大天... -
俄今年大豆收成创纪录-每日速看
新华社莫斯科11月24日电(记者刘恺)俄罗斯农业部24日发布消息说,今... -
中国-匈牙利地方合作机制第三次会议成功...
新华社布达佩斯11月24日电(记者陈浩)中国-匈牙利地方合作机制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