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帮扶困难群众 民生兜底更有力
民生兜底更有力(这一年,我们获得感满满·兜底)
核心阅读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对脱贫户进行动态监测,发现返贫风险及时主动帮扶;支持残障人士创业增收,提供从政策补贴到手续办理等各个方面的帮助;为低保户提供就业指导和免费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实现家门口就业、改善生活条件……各地努力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多举措帮扶困难群众,提高低收入群体增收能力,让保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脱贫户吴丹——
获救助基金解燃眉之急
建扶贫车间成致富能人
“好不容易摘了贫困帽,老人一生病,差点又返贫了。”在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的扶贫车间里,吴丹回忆起今年年初的情景,仍心有余悸。
几年前,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下,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她,在政府组织下去深圳务工,每月收入稳定,2020年顺利脱贫摘了帽。可今年年初,父亲突发脑溢血,导致瘫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沉重的经济负担又压在了她的肩上,返贫似乎就在眼前。
就在这时,当地党委政府和驻村第一书记陈晓艳主动上门,提供帮助。原来,像吴丹这样的脱贫户,一直在驻村工作队的动态监测范围内,一旦出现返贫风险,驻村工作队立刻启动相应程序,上门帮扶。
很快,吴丹申请的专项救助基金两万元就到账了,解决了看病买药的燃眉之急。“感谢党和政府帮我渡过了难关!但想要以后的日子越过越好,我还要自己努力。”吴丹说。老人病情稳定没多久,她就主动找到村干部说了自己的想法。在村里的帮助下,她利用农村闲置用房,相继建立了两个扶贫车间,主要加工电子元件连接器。两个车间在生产旺季每天用工100余人,大半年下来带动当地200多名妇女人均增收1.5万元左右,吴丹也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能人。
据介绍,从去年以来,乐山市在持续实施医疗救助、意外保险等民生举措的同时,探索创新社会保障兜底机制,成立防止致贫返贫救助专项基金,统筹11个县(市、区)救助资金3000余万元,针对因病、因灾等易返贫致贫情形,出台《防止致贫返贫基金使用管理办法》,落实绿色救助、急难救助、补充救助等兜底措施,累计发放资金2700余万元,解决9000余名脱贫群众特殊困难,精准有效防止了返贫致贫现象发生。
在落实易返贫致贫户各项民生政策的同时,乐山创新实施“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组织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参加培训,帮助村民掌握就业技能,获取劳动报酬,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残障人士顾尚鹏——
残联帮建按摩所
政策优惠收入多
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的一家盲人按摩所里,盲人顾尚鹏熟练地操作着键盘和电脑上的读屏软件。目前,小店顾客不少,生意红红火火。
顾尚鹏是视力残疾一级人员,此前自己创业开办了一家小按摩店。2019年,经当地残联工作人员的动员,顾尚鹏决定尝试升级服务、升级店面,可是这样就得增加资金投入,学习技能,还要跑一些手续,这让顾尚鹏有些踌躇。“您只管经营,店铺和装修都不用您操心。”残联工作人员的话让他吃了定心丸。“多亏了残联帮我申请各类政策补贴,店铺租赁、设备购买都是他们的工作人员帮我联系的,我基本上没怎么操心。”顾尚鹏介绍,去年自己申请了1万元的创业补贴,因疫情歇业还领到了政府2000元的补助。如今,按照政策规定,顾尚鹏的按摩所每年有2000元的盲人按摩店规范化建设补助。
“之前是担心,现在是有信心。”顾尚鹏认为提高服务水平是盲人按摩的发展方向,“普通按摩是放松,升级后的按摩更是对颈椎腰背等部位的保健。我们所的按摩师都在学习相关技能,不断提升按摩的规范化水平。”
沾益区残联每年都会开设盲人按摩提高班,顾尚鹏按摩所里的按摩师傅大多来自那里。“我想帮助和我一样的人,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顾尚鹏说。
“每个月还能获得生活补贴70元、护理补贴80元,钱虽然不多,但让我的心里很暖和。”去年,顾尚鹏有了自己的孩子,工作起来也更有动力了。“我开的按摩所一个月有2万多元的收入,除去给按摩师的工资,每个月到手有四五千元的收入,靠着它,我能靠自己的双手养活一家老小。”
低保户陈薇——
享免费培训获就业补助
学会新技能家门口上班
淡蓝的火苗扑扑冒腾,渐热的油滋滋作响。肉片下锅,油烟窜起,陈薇打开油烟机,翻炒一阵,细薄的肉片卷起,香味四溢,“一荤一素,再搭个酸菜汤,够两个人吃了!”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的低保户陈薇说。
大约5年前,因为丈夫突发脑梗,家庭失去了收入来源,陈薇一家成了低保户。2019年,陈薇一家搬迁到县城利园街道蟠龙社区。住进新家时,家里一件新家当都没置办,“谁都想换新的家具,但当时还欠亲戚朋友2万元钱,手里实在拿不出钱来。”
一家人刚安顿好,社区干部便上门走访。为了帮助陈薇就业,他们为她介绍社区厨师、家政、缝纫等若干种职业培训,动员她前去试试。“反正就在家门口,有急事也顾得上。”陈薇报了名,同几十个邻居一起学习缝纫。一个月后,她一次性领到1500元的就业补助,同时被安排到社区扶贫车间上班。
看到一系列的暖心政策,陈薇打定主意,无论如何也要干下去。因为本来就会针线活,加上之前的专业培训,陈薇上手很快。挖口袋,缝衣领,上拉链……短短几个月,她便掌握了服装制作的相关工序。“工序虽多但是不难,就是个精细活儿,只要用心干,基本不会返工。”陈薇说。
上班第一个月,收入3000元钱,陈薇感到很满意,“靠自己的双手挣钱,觉得日子更有奔头了。”
今年以来,纳雍县人社局通过提供就业指导、组织就业培训等方式,切实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依靠广大基层干部,摸清群众的就业诉求,精准制订就业培训计划。”县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卢云清表示,为保证培训质量,纳雍县在全省遴选14家专业培训机构,同时主动对接县内各产业园区、合作社、扶贫车间等,力争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卢云清介绍,从2019年起,纳雍县实施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帮助特殊群体就业。“为调动群众积极性,每人每年可参加3次免费培训,培训期间,每天有40元补助,低保户还能一次性领取1500元就业补贴。”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培训31773人次,边缘户劳动力就业率达97.52%。
前段时间,陈薇陆续给家里添置了冰箱和油烟机。“收入提高了,生活质量也得跟得上!”陈薇说。
相关阅读
-
休舱:全球观速讯
11月25日,呼和浩特市水岸小镇1号方舱医院休舱。当日,随着该方舱医... -
航天新征程|神舟十四号乘组:中国空间...
人民网厦门11月25日电(记者赵竹青、张克非)中国空间站等你来出差!1... -
卡塔尔世界杯何以钟情中国新能源客车?
“在整个世界杯期间,我和我的同事都将驾驶这些巴士,将观众送到各... -
当前热点-央行宣布全面降准 释放长期资...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 25个百分点... -
央行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释放长...
(记者吴秋余)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
10月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同比增长5%
(记者刘开雄)国家外汇管理局25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0月,我国... -
重点聚焦!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6例
11月25日0—24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6例,其中呼... -
我区向实体经济和房贷客户让利近54亿元_看点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永桃)“按照国家做好普惠金融‘减... -
【书写乡村振兴奋进画卷】“万企兴万村...
前不久,自治区民营百强企业蒙泰集团与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哈达图淖... -
观察:【众志成城 同心抗疫】首府金融...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郑学良)11月25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 -
1-10月我区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55.2%|当前看点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杨帆)自治区统计局消息:今年1-10月... -
全球热头条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
11月10日,张跃清忙碌完核酸检测任务后,急匆匆地赶回村委会,带领... -
航天新征程|杨利伟:中国空间站时代脚...
人民网厦门11月25日电(记者赵竹青、张克非)11月25日,由中央网信办... -
滚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
2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在北京、上海... -
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将迎入冬以来最强寒潮...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25日电(记者哈丽娜)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了... -
“顶流”到阶下囚!吴亦凡一审被判13年...
11月25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吴亦凡强奸、聚... -
个人养老金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名单发布...
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等36个先行... -
越冬候鸟“做客”额济纳旗
初冬时节,在额济纳旗沙日淖尔水库,数量众多的赤麻鸭、灰雁、大天... -
俄今年大豆收成创纪录-每日速看
新华社莫斯科11月24日电(记者刘恺)俄罗斯农业部24日发布消息说,今... -
中国-匈牙利地方合作机制第三次会议成功...
新华社布达佩斯11月24日电(记者陈浩)中国-匈牙利地方合作机制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