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舵定向稳驭舟——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看宏观政策稳健有效
宏观政策是稳定经济的重要手段。“围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宏观政策定下基调。
稳健有效的宏观政策、精准灵活的调控手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将有效应对风险挑战,护航中国经济稳健前行。
宏观政策稳健有效
稳住经济基本盘
前缓后快——观察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情况,会发现这样一个节奏。自8月份以来,我国专项债发行进度明显加快,每月发行规模均超过5000亿元。
节奏变化,源自宏观政策调控审时度势。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稳定恢复,地方合理把握发行节奏,有效避免债券资金闲置。下半年以来,结合经济形势变化,政策预调微调,专项债发行使用显著提速。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第二研究室副主任李承健看来,“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宏观调控政策保持定力、精准发力,为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提供重要支撑,彰显我国应对复杂局面的经济治理能力。
围绕做好明年经济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并提出七大政策,分别从宏观、微观、结构、科技、改革开放、区域、社会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
“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位居七大政策之首。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会议进一步明确宏观政策发力方向。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
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精准直达、持续发力:优化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预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达到1万亿元;2.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惠企利民……
“2022年将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增强市场主体活力。”财政部部长刘昆说,财政部门将准确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系统继续向实体经济让利……日前召开的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明确货币政策安排。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大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始终保持稳健,既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又不搞“大水漫灌”,引导形成市场合理预期。
在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看来,明年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其中,“稳健”就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有效”就是要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操作性、管用性,抵御经济下行压力,使“六稳”稳得牢,“六保”保得住。
跨周期和逆周期调控有机结合
熨平经济波动
今年7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
“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控政策有机结合,要立足今年、着眼明年,处理好当前和长远、总量和结构、速度和效益的关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说。
受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中国经济下降6.8%、跌了一个“坑”,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18.3%、上了一个“坡”,2022年一季度则要迈过一个“坎”。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明确“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的同时,提出“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彰显我国宏观政策审时度势、精准发力。
“跨”——体现在政策跨年度安排上。
规模达1.46万亿元的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近日下达各地,多地已提前启动债券申报工作。
“四川正加快分配中央提前下达的部分明年专项债券额度,尽快将额度分配至市县,抓紧形成实物工作量,为明年一季度稳投资、稳增长助力。”四川省财政厅债务处处长屈琳杰说。
“逆”——体现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反作用上。
当前,世界经济处于疫后复苏的筑底波动期,不确定性显著增强,经济恢复进程也会出现反复。
“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就是要缓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逆对经济周期,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宁吉喆说。
16条振作工业经济运行的“硬举措”发布,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推出系列举措促进外贸平稳发展,做好跨周期调节,努力保订单、稳预期;进一步采取市场化方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
聚焦经济运行中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多项跨周期、逆周期政策近期已陆续出台、有机结合,有利于熨平经济波动、避免大起大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加强政策统筹协调
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稳增长、保就业、防风险、控物价、促平衡等各种需求,桩桩不容有失,件件彼此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防止顾此失彼。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观念。
“既要防止出现‘合成谬误’,避免局部合理政策叠加起来造成负面效应;也要防止‘分解谬误’,避免把整体任务简单一分了之,更不能层层加码,导致基层难以承受。”韩文秀说。
各领域政策协调联动,形成合力——
统筹短期宏观调控和中长期经济发展,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联动,推动财政、货币、就业政策和产业、投资、消费、社会、环保、区域等政策形成系统集成效应。
“各领域政策要统筹协调、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合力、发挥更大效用。”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
各地区部门勇担责任,积极发力——
12月15日,年内第二次降准落地;12月20日,1年期LPR较上一期下调了5个基点至3.8%;此前不久,人民银行还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金融部门出台多项举措,推动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做好政策出台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估,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李承健说。
聚焦市场主体施策,激发活力——
上亿市场主体是中国经济韧性、潜力所在,是宏观政策效果的受益者和“阅卷人”。
“3000多万元税款暂缓缴纳,大大减轻了企业资金压力!”华能松原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国辉说。对煤电和供热企业实施“减、退、缓”税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对煤电、煤炭等生产企业予以合理的信贷支持……多项措施精准发力,为煤电和供热企业纾困解难。
“如果把经济社会发展比喻为一棵参天大树,保住、稳住市场主体就是厚植发展的沃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说,要把经济工作和宏观政策配置的着力点和着重点扎根于市场主体,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相关阅读
-
休舱:全球观速讯
11月25日,呼和浩特市水岸小镇1号方舱医院休舱。当日,随着该方舱医... -
航天新征程|神舟十四号乘组:中国空间...
人民网厦门11月25日电(记者赵竹青、张克非)中国空间站等你来出差!1... -
卡塔尔世界杯何以钟情中国新能源客车?
“在整个世界杯期间,我和我的同事都将驾驶这些巴士,将观众送到各... -
当前热点-央行宣布全面降准 释放长期资...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 25个百分点... -
央行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释放长...
(记者吴秋余)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
10月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同比增长5%
(记者刘开雄)国家外汇管理局25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0月,我国... -
重点聚焦!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6例
11月25日0—24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6例,其中呼... -
我区向实体经济和房贷客户让利近54亿元_看点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永桃)“按照国家做好普惠金融‘减... -
【书写乡村振兴奋进画卷】“万企兴万村...
前不久,自治区民营百强企业蒙泰集团与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哈达图淖... -
观察:【众志成城 同心抗疫】首府金融...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郑学良)11月25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 -
1-10月我区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55.2%|当前看点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杨帆)自治区统计局消息:今年1-10月... -
全球热头条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
11月10日,张跃清忙碌完核酸检测任务后,急匆匆地赶回村委会,带领... -
航天新征程|杨利伟:中国空间站时代脚...
人民网厦门11月25日电(记者赵竹青、张克非)11月25日,由中央网信办... -
滚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
2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在北京、上海... -
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将迎入冬以来最强寒潮...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25日电(记者哈丽娜)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了... -
“顶流”到阶下囚!吴亦凡一审被判13年...
11月25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吴亦凡强奸、聚... -
个人养老金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名单发布...
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等36个先行... -
越冬候鸟“做客”额济纳旗
初冬时节,在额济纳旗沙日淖尔水库,数量众多的赤麻鸭、灰雁、大天... -
俄今年大豆收成创纪录-每日速看
新华社莫斯科11月24日电(记者刘恺)俄罗斯农业部24日发布消息说,今... -
中国-匈牙利地方合作机制第三次会议成功...
新华社布达佩斯11月24日电(记者陈浩)中国-匈牙利地方合作机制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