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台新举措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环球快看
制造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基础,也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要大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今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
(资料图片)
在复杂严峻形势下,制造业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近日,多地出台一系列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举措,进一步激活制造业发展动能。
壮大产业集群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梳理发现,在各地出台的新举措中,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和提升产业链韧性是重要发力点。
今年初,《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发布,提出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石化与新材料等4个世界级先进产业群,集成电路、数字安防与网络通信等15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和一批高成长性“新星”产业群。
构建产业集群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此,上海提出“企业成长行动”,将聚焦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本土制造业企业。
“围绕产业升级,上海实施数字蝶变行动,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提高制造业数字竞争力。”上海市副市长李政表示,上海将实施智能工厂领航计划,打造20家标杆性智能工厂、2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实施“工赋上海”行动计划,打造30个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梯度培育40家“工赋链主”企业。
江苏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正着力打造一批“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产业集群。“要研究制定新一轮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加快梯次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推动新型电力和新能源装备、生物医药等集群加快迈向世界级。”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志高说。
山东省临清市拥有全国最大的轴承贸易市场,形成了国家级产业集群,但也存在大而不强,科技创新水平不高等问题。临清市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甄锋表示,将大力发展配套生产性服务业,提升产业集群的协同性。
锚定自主创新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靠的是不断加强技术研发,持续提升创新能力。
帮用户买菜、定制菜谱、一键烹饪……步入位于浙江嵊州经济开发区的亿田智能厨电公司展厅,一件件“黑科技”厨房产品让记者大开眼界。公司董事长孙伟勇说:“公司将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到厨房产品中,向创新要动力,向质量要效益。”
“我们在先进制造水平、市场占有率等方面优势突出,实施数字化改造和创新提升的基础好、潜力大。”嵊州经济开发区负责人认为,传统产业是当地重要“家底”,绝不能当成低端产业一概舍弃,关键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卡脖子’问题依然突出,结构上仍存在领军型企业数量不足、创新治理能力欠缺等问题。”孙志高表示,部分地区在推进产业布局、创新投入时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等现象,未能形成创新合力。
孙志高认为,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要通过开展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赋能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持续做大电子产品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优势产业,壮大数智云网链等新兴数字产业。同时,加强创新企业家、科技人才、创新服务者队伍建设,瞄准第三代半导体、类脑智能、元宇宙等未来产业重点发力。
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我们建立起‘技术创新+产业转化+金融支持’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在8个领域设立研发创新中心,打造科教创产融合创新体系,在破解重点技术难题上迈出了关键步伐。”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副总经理黄平义介绍,企业每年自行设计开发各类新产品4000多个,纺织产品涵盖12大系列2万多个品种,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强化要素保障
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要素保障,多地在政策设计方面推出具体措施。
针对当前大平台大项目支撑不足、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不深、产出效率不高等问题,浙江在要素保障上给予倾斜。在用地方面,大力推进低效工业用地整治,计划今年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5万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0万亩,盘活的存量土地优先支持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在金融支持方面,力争新增制造业中长期贷款2500亿元以上,在稳定和扩大制造业投资方面持续发力。
“产业创新和政策支持良性互动,制造业发展有底气、有支撑,定能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不断迈进。”浙江省经信厅副厅长叶健松说。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介绍,近日印发的《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上海将向首次“小升规”和“新建入统”工业企业发放最高达50万元的“成长券”,支持企业采购数字化管理、技术创新、法律咨询、检验检测等专业服务。并通过举办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对接活动,为各类企业提供政策服务包,加速生产要素集聚,延伸产业链条。
近年来,山东德州天衢新区围绕主导产业谋划平台布局,形成平台梯队分布之势。“我们将高效配置市场资源,积极探索新型平台建设模式,协同打造产学研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共同体。”山东德州天衢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涛表示。
专家认为,随着我国产业实力、质量效益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要持续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加快产业集群发展,中国制造业大有可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金虎 李景 柳文 蒋波)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多地出台新举措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环...
近年来,山东德州天衢新区围绕主导产业谋划平台布局,形成平台梯队分布 -
1866条!大学生请查收就业政策包
本次政策宣传活动汇集各地各级政策共计1866条,覆盖了企业与毕业生等方 -
魅族沈子瑜x京东吴双喜:20年只为服务用...
就在昨晚,魅族和京东迎来了自己20岁的生日。在万千观众粉丝的簇拥... -
天天新动态:联合国秘书长:IMF和世行“...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近日发表文章,... -
【全球快播报】苏丹冲突双方再次达成72...
新华社利雅得6月17日电(记者胡冠王海洲)苏丹武装部队与快速支援部队代 -
视讯!为期五个月 优化平台协议规则专...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部署开展为期5个月的优化平台协议规则专项行 -
南方多地陆续开启梅雨季 东北等地高温...
未来三天(6月18日至20日),南方大范围较强降雨持续,局地或遭遇大暴雨 -
我国跨境电商年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
新华社石家庄6月17日电17日,在第40届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国 -
日本为何出现巨额贸易逆差
日本持续的巨额贸易逆差引发关注。最新数据显示,5月日本贸易逆差额为1 -
数据里看亮点 一系列举措推动消费市场...
与此同时,餐饮等服务消费持续回升。5月份,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35 1% -
今日快看!全国总工会已帮助210多万一线...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记者周圆、樊曦)记者15日从全国总工会获悉,全总 -
我国新发职业病报告病例数近十年降幅达58%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记者顾天成、李恒)我国是世界上劳动人口最多的国 -
草原迎来夏季旅游热 全球百事通
6月17日,“西安—锡林郭勒万人互游”首批西安游客正走出锡林浩特机... -
奋战几十载 沙地变林海-天天热点
6月17日,航拍赤峰市敖汉旗马场梁生态建设基地,曾经的沙地已变成郁郁 -
中国跨境电商年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
新华社石家庄6月17日电17日,在第40届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国 -
鄂尔多斯以一流标准打造祖国北疆人才“...
6月的鄂尔多斯大地,柳绿花红,天朗气清。6月16日,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 -
世界关注:推动亚太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包...
中国还积极推广绿色技术,投资研发,促进可持续产业创新。”丽贝卡... -
国家发改委:长远来看经济向好趋势依然...
消费较快增长,5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7 9%,餐饮、旅游等接触型聚集型服 -
半导体龙头携国际巨头大动作 228亿元加...
近一周机构评级盯上这些股。证券时报& 183;数据宝统计,本周(6月12日 -
美国国债规模突破32万亿美元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今年1月已触及31 4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财政部随即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