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 > 产业 >

《商贸流通业减碳理论研究与典型场景》研究报告发布:商贸流通小微对碳减排影响显著

2023-09-21 13:30:05    来源:中国融媒产业网

日前,2023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以下简称“绿金委”年会)在京召开,会上,《商贸流通业减碳理论研究与典型场景》研究报告发布。

报告显示,随着新能源车辆、分布式光伏、节能建材、仓储能效管理等减排技术在中小微企业中的渗透率不断提升,预计到2030年,商贸流通业可能实现1.3亿吨至2.1亿吨减碳量。根据2019年全国碳减排数据推算,当行业普遍采用碳标签、绿色物流和使用绿电时,商贸流通业传导至整体供应链减碳量有望达到7.7亿吨。其中,小微经营者、政府等主体参与程度不同对整体碳减排效果有明显影响。

图:《商贸流通业减碳理论研究与典型场景》研究报告发布

据了解,商贸流通业内,活跃着我国体量最大的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群体,为了解其绿色发展现状、提供绿色金融支持,网商银行与蚂蚁集团研究院、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厦门大学合作组成研究课题小组,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商贸流通业自身低碳转型及其对上下游传导效应展开了研究。

本次“绿金委”年会是绿金委举办的第九届年会,共发布了20项成果。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重庆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商奎,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纪志宏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参会,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主持了会议。

会上,网商银行党委委员、同业总监林学冠表示,商贸流通业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大量小微如同毛细血管般连接着企业生产和居民消费。这些小微主体的绿色转型,有利于带动上下游各主体、产供销各环节绿色发展,对于打造绿色供应链、引导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意义重大。“从我们的调研来看,由于自身意识缺乏、政府关注较少、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等原因,行业内小微主体绿色转型还存在诸多难点,需要产业部门、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及企业等多方主体协同努力。“林学冠说。

据了解,“绿金委”年会还举办了多个平行分会场。在“绿色普惠融合发展”分会场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阚薇澜、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研究处处长刘利红、中国人民银行台州市分行副行长张华、湖州银行董事长方锋杰、江苏银行绿色金融部高级经理孙曙光及网商银行小微绿色金融部副总经理胡毅浩等,就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实践、科技赋能绿色普惠金融、绿色普惠供应链融资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图:本届“绿金委”年会首次设立“绿色普惠融合发展”分会场

当前绿色普惠金融融合发展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大多数金融机构选择“两条腿”走路,即依托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和主体评级两种不同方式对绿色小微进行认定。

其中,作为互联网银行的代表,网商银行通过数字化金融高效激励小微经营者绿色转型的实践,包括采用主体认定方式对小微进行绿色评价,搭建“小微企业绿色评级模型” 高效完成小微绿色主体评价的自动化信息采集、评分和用户触达。

“经过多年探索,网商银行的数字化绿色普惠金融模式有效性也逐步得到验证。更加可喜的是,我们发现小微主体绿色经营发展与其风险表现呈负相关性,也就是说,对于一部分小微经营者来说,绿色转型正在帮他们赢得发展先机。”胡毅浩表示,“我们认为,绿色普惠金融要解决的核心难点还是效率问题,相信未来主体评价方式会受到更广泛认同。”

据悉,此前网商银行积极推进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与多家机构共同起草并编制我国首个小微企业绿色金融团体标准《小微企业绿色评价规范》。截至2022年12月末,网商银行累计为623万家小微企业实现绿色评级,并累计为42万户小微企业提供绿色利率优惠,在发展便捷普惠金融服务的同时推动小微向“绿”发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