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关键经济数据出炉 如何看待这份成绩单?
17日,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出炉。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9%;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
翻看这份成绩单,亮点颇多。多位专家在接受人民网“强观察”栏目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下,这份成绩单充分展现出中国经济面对风险挑战,韧性强、潜力大的特质。
成绩怎么样?
主要指标全都超预期
去年两会期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从发布的统计数据看,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实现并超预期,‘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这主要体现在GDP增长率、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四大方面。
“一是经济增长率名列前茅。2021年,经济增速为8.1%,高于6%以上的预期目标,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二是就业超过预期。城镇新增就业由预期的1100万人以上,增加到1269万人。此外,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三是物价低位、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了0.9%,预期是3%左右;四是国际收支更趋平衡。”姚景源分析。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宏观政策研究室主任冯煦明认为,经济增长不只是一个数字,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含义,表明我国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在全球产业链、国际经贸交往、国际经济治理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亮点有哪些?
“三驾马车”引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消费都是我国经济一个积极推动力和重要引擎。”姚景源表示,消费需要人与人接触,但在疫情仍然蔓延的当下,这种接触就很不安全。过去一年,中国扎扎实实地努力扩大消费、支持消费,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消费同比保持了较好增长。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6.1%。“工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疫情期间经济的‘压舱石’。”冯煦明表示,国内生产能力旺盛,供给端体现出充分韧性。
同时,2021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44547亿元,比上年增长4.9%。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1%,快于全部投资12.2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2.2%、7.9%。
冯煦明称,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的快速增长,对相关产业和上下游的带动力会不断增强,体现了我国加快产业升级的态势。
“此外,进出口贸易也取得了历史上最好成绩。”姚景源表示,2021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91009亿元,稳居全球外贸第一大国。
前景如何看?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变
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延续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但也要看到,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
如何看待2022年经济发展前景,又应着力在哪些领域发力?
“中国经济已步入到一个存量代替增量、质量优于数量的时代。”姚景源认为,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中国经济稳定在一个合理的增长区间没有问题。
冯煦明表示,当前中国经济的确面临诸多挑战,但中国经济要素供给条件较好、制造业生产能力旺盛,需求也处于持续壮大之中,这些有利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并不多见,中国仍将是2022年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综合绩效表现最好的国家。
具体到消费市场的扩容提质,冯煦明建议,不仅要靠供给端的改革和优化,更要靠需求端的消费能力释放和增强。“释放和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的根本,在于提高居民收入、尤其是普通劳动者的收入:一是逐渐提高劳动要素报酬份额在GDP中的比重,确保工资总体增长速度不低于GDP增速。二是要进一步壮大中等收入人群规模,用接下来三个‘五年规划’的时间,争取将我国中等收入人群的规模在目前大约3-4亿人的基础上翻一倍,壮大至大约7-8亿人。”
相关阅读
-
2021年关键经济数据出炉 如何看待这份...
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 -
收官之年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将有哪些新...
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迎来攻坚之年、收官之年。面对复杂的国内... -
国家发改委:2022年围绕中小微企业等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跨周期... -
国际机构看中国经济2021“年报”:表现...
2021年中国经济“年报”已于日前出炉。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 -
重大项目投资超2000亿元 上海扩大有效...
2022年上海市计划完成200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投资,通过扩大有效投资... -
2021年京津冀进出口同比增26.4% 连续11...
记者18日从天津海关获悉,据海关统计,2021年京津冀进出口总值4 44... -
2021“经济成绩单”亮点频出 经济总量...
GDP总量突破110万亿元、消费总量和外贸规模迈入新台阶、居民收入增... -
A股市场波动率呈下降趋势 专家建议继续...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稳步推动中长期资金入... -
到2025年综合交通运输基本实现一体化融...
自主化先进技术装备加快推广应用,实现北斗系统对交通运输重点领域... -
引更多“活水”入市 助力投融资平衡发展
这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市场投资环境,提升投资者信心。中长期资金的入... -
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贡献率为65.4%...
受基数抬升、疫情散发多发、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四季度投... -
相约北京冬奥:“在冰雪运动领域开展更...
“看到如此出色的筹备工作,我相信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一定能取得... -
“七大政策”组合效应持续释放 一季度...
去年四季度稳增长政策已经显效,稳增长政策传导落地后,预计经济将... -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大 企业贷...
“2021年的货币政策体现了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的要求,前瞻性、稳定... -
最高法发布意见提出20条司法措施 保护...
(记者倪弋)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发布《关于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助力... -
国内煤炭、化肥供应有保障 保供稳价办...
目前我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取得阶段性积极成效,国内煤炭在生产能力... -
中欧班列(武汉)去年发运量增91% 运行...
(记者吴君)记者近日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021年全... -
宏观调控稳字当头 发改委绸缪扩内需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 -
“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促进经济平稳...
题:“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国... -
金融政策如何发力?贷款投向哪些领域?...
数据显示,2021年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 8%,比各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