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昔日千亿房企退市,如何看待地产行业变局?
最近的房地产市场,几家昔日知名千亿房企的退市令人不胜唏嘘。
8月4日,ST阳光城公告,公司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关于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公司被决定终止上市;8月3日,ST泰禾公告,公司股票已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将于2023年8月4日摘牌。
A股浮沉数年,曾雄踞一方、辐射全国的房企巨头在资本市场的征途暂且落下句点,但前方的路却远未到终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两大闽系房企被强制退市
“泰禾的产品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泰禾的股票却没有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5月,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在厦门考察厦门院子和汀溪院子时,曾这样说过。
据悉,2023年5月8日至2023年6月2日期间,泰禾集团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了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修订)》相关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依据相关规定,泰禾集团股票直接被终止上市,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2010年,泰禾通过“借壳”福建三农,成为当年国内唯一上市的房地产企业。从区域走向全国,泰禾不乏有销售额突破千亿的高光时刻。在2018年的巅峰时期,泰禾股价最高曾超21元/股,但今年以来又一路下探,退市价格0.43元/股较历史高点已经跌去98%。
2018年对于阳光城来说,同样也是值得纪念的一年。身为闽系房企曾经的“领头羊”,自2002年在深交所上市后,阳光城的销售额在2018年突破千亿并愈战愈勇,在2020年冲破2000亿元的门槛,先后布局全国逾100座城市,综合实力曾位列中国地产20强。
但它也在今年转动了和泰禾相似的命运齿轮。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2023年5月15日至2023年6月9日期间,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被终止上市。
阳光城创始人林腾蛟一向看重人才,将人力资源视为第一战略,更是舍得在人才上花钱。这也让阳光城一度以高薪酬著称,有报道称其曾以人均40万元的年薪居地产圈之最。
在2021年公司出现流动性问题后,林腾蛟积极奔走自救,阳光城更是上至高管、下至一线员工全部降薪。但同舟共济并未能带领企业走出困境,退市锤音落下,阳光城的斜晖引来不少股民感慨“世界500强,恍如昨日”。
危机下的“保卫战”
2020年,“三道红线”的出台倒逼房地产去杠杆,彻底改写了行业规则,正式宣告行业依靠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实现高增长的模式的终结,也改变了众多盲目扩张房企的命运。
“目前从房企退市的原因来看,大都是净利润为负且营收持续低于1亿元,以及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换言之,房企的退市大都可以归结到经营不善导致持续大额亏损,也因此,不少房企会在审计层面,面对‘无法出具或出具否定的审计意见’。”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分析称。
在资本市场的角逐中,虽然面值低于1元几乎意味着一只脚踏入了退市的节奏,但其中仍不乏奋力自救者。
例如,金科股份的股价在今年5月创出了0.77元/股的历史新低,面值低于1元,退市形势岌岌可危。它随后使出了增持动作、资金注入、收购计划等“缓兵之计”进行运作,股价得以恢复至1元/股以上。
同时赶上了及时出台的各项房地产调整政策的东风,金科股份“翻身”成为了二级市场上房地产股票的上涨龙头,目前股价已经涨至2元/股以上,面值退市的危机基本解除。
多家港股房企也迎来了转机时刻。上半年,港股中的上市房企佳兆业集团、景瑞控股、融创中国成功复牌。尽管复牌后股价尚未稳定,但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算是暂且保住了。
然而,能从退市边缘摆脱危机的涉房上市公司只是少数。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上半年已经有2家房企退市,有8家房企锁定退市,还有多家房企面临退市风险,下半年出现上市房企退市的概率较大。
如何看待行业变局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认为,一方面,股票退市将造成公司价值的估值降低,股东利益受损,影响投资人信心,融资渠道受限,品牌受损,影响项目销售,对债务重组和风险出清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多家房企退市,对于债务重组、保交楼、行业信心提振也有较大的影响。
但需要看清的是,退市本身亦属于资本市场正常操作。中银证券表示,面临退市风险的企业仍属个别现象,市值占115家房地产A股公司总市值的比重仅2%,对板块影响相对有限,应当理性看待。强化退市制度有助于保证股票市场合理供给,提升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利于行业加速出清。
退市机制不可谓不残酷,但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也是竞争里优胜劣汰的体现之一。即使是成功复牌,业内也只将其视为走出风险的第一步,让公司回归正常经营才是修复投资者信心的良药。东吴证券研报指出,行业的新时代已经来临,能够穿越这轮行业收缩期的房企都将迎来竞争环境明显优化的新格局。
2022年年底以来,金融政策的银行信贷支持、债券融资帮扶、股权融资松绑“三箭齐发”,优质房企享受到更多支持。同时,优质房企与出险房企的距离进一步拉大。“近两年,房地产行业格局变化不断,房企间的分化愈发明显。”东吴证券表示。
中指研究院监测发现,市场深度调整期下,不同类型企业分化现象加剧,央国企市场份额较去年有所提升,新势力房企也在崛起。其中一类是多元化实业企业着力发展已有的房地产业务,另一类为地方性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拿地聚焦企业所在地市场,且多与大型房企合作开发项目。
新的格局已然展开,新发展模式路在何方,仍待各房企持续探索。(记者 左宇坤)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两家昔日千亿房企退市,如何看待地产行...
最近的房地产市场,几家昔日知名千亿房企的退市令人不胜唏嘘。8月4日, -
四川成渝高速公路获控股股东蜀道集团累...
来源:新浪港股四川成渝高速公路(00107)发布公告,该公司于2023年8月 -
义务送水
“咱们的水井被洪水泡了,现在还不敢喝。海涛他们几个有担当,已经... -
挖掘中小企业就业潜力 多地工信部门推...
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阵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1 -
港股异动 | 同仁堂科技(01666)低开低...
同仁堂科技(01666)低开低走跌超11%,截止发稿跌11 17%,报6 52港元,成 -
意见不一!西媒:皇马更衣室很想姆巴佩...
意大利人知道自己球队的问题,并没有公开表达出来,但他认为自己的球队 -
红桥区和北京市大兴区、河北省沧州市签...
天津北方网讯:昨日,红桥区市场监管局与北京市大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签 -
洽洽食品:8月9日获融资买入66.10万元,...
同花顺数据中心显示,洽洽食品8月9日获融资买入66 10万元,占当日买入 -
上车好时机,上汽大众SUV家族单车至高优...
近日,上汽大众SUV家族推出限时福利,单车至高综合优惠6万元,更有至高 -
英学者:美国热衷制裁“损人不利己”
现代快报网是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的现代快报倾力打造的江苏新闻门户 -
国内物价运行总体稳定——透视7月份CPI...
□新华社记者魏玉坤韩佳诺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 -
车辆侧翻,一男子被困驾驶室,消防员不...
消防救援人员用单杠梯解救车内被困司机。(湖里消防供图)8日上午7点多 -
推动住房公积金个人证明事项“亮码可办”
本报北京8月9日电(记者丁怡婷)为更好满足群众异地办理住房公积金相关 -
《新华每日电讯》聚焦山东:出台40条措...
舜网山东频道是山东新闻权威发布平台,及时发布山东17地市新闻。 -
估值超母公司,欣旺达动力成为“市场新宠”
文:东子 编:亦可 近期,A股上市的锂电企业欣旺达(300207 SZ)宣布了 -
台华新材(603055)8月9日主力资金净买...
截至2023年8月9日收盘台华新材603055报收于1083元下跌208换手率027成交 -
上海贝岭董秘回复: 公司主业是集成电路...
上海贝岭(600171)08月10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
世茂集团:7.5亿元收购杭州一住宅项目剩...
8月9日,世茂集团(00813 HK)发布公告,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上海睿 -
雪域高原的特别战队——空军军医大学口...
为边防官兵拔牙、补牙、洁牙、进行口腔健康科普,向基层军医和卫生 -
新疆若羌县向我市捐赠救灾款100万元
本报讯(记者郭文静 通讯员韩增收、李勇)从市财政局获悉,日前,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