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新突破!两院士团队“背靠背”关注到了同一基因
(相关资料图)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11日讯(记者周劼 通讯员蒋朝常)首个水稻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被我国两个院士团队同时成功克隆,这一基因有望使水稻杂交育种步入快速、简易的新路径。2023年8月7日,华中农业大学水稻团队张启发院士课题组与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院合作发表了他们首次克隆水稻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SDGMS的研究成果;8月8日,南京农大万建民院士团队也发表对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OsRIP1的研究,巧合的是,该基因与张启发院士团队报道的SDGMS实为同一基因。同一基因引来两个院士团队不约而同的关注,也说明该基因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张启发院士和学生正走向试验田。
水稻杂交育种的关键之一在于发掘与应用雄性不育材料。据该成果通讯作者之一、华中农业大学水稻团队欧阳亦聃教授介绍,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在杂交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进行人工去雄。借助不能形成正常的花粉的雄性不育材料,就能够省去人工去雄过程,节省劳动成本的同时大大加速育种和制种进程。袁隆平院士正是在海南野生稻中发现了不育系,通过连续回交选育而形成了著名的“野败型”杂交稻,朱英国院士也是利用海南红芒野生稻与常规稻杂交选育的籼稻配子体雄性不育系而培育出来“红莲型”杂交稻。
红莲型不育与野败型不育都属于细胞质雄性不育。雄性不育是植物界广泛存在的现象,根据导致不育的基因所处位置可以分为细胞质雄性不育与细胞核雄性不育。目前,细胞质雄性不育已被广泛应用于自花授粉作物的杂交育种,极大地推动了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和全球作物产量的提升。但自然突变导致的细胞核显性雄性不育材料非常少见,被克隆的调控基因更是屈指可数,迄今只在玉米、油菜、小麦等主要作物中各克隆一例。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杂交水稻新突破!两院士团队“背靠背”...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11日讯(记者周劼 通讯员蒋朝常)首个水稻 -
郴州经开区: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胡用梅 通讯员 肖雯静郴州报道抓创新就是抓发 -
可以怪富士康不给力吗?郑州上半年GDP70...
【怪富士康不给力?郑州上半年GDP7008 6亿,不敌长沙和无锡!】郑州上 -
人民银行:7月末M2余额285.4万亿元,同...
北京商报讯(记者廖蒙)8月11日,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7月金融统计数据报 -
集邦咨询称苹果 2026 年推出 Micro ...
IT之家8月11日消息,集邦咨询(TrendForce)昨日发布报告,表示在大型 -
A股破位大跌!没等来降印花税只等到用散...
这里要是大幅下破,那么就不是正常调整了,7月31日高点就是B浪反弹的高 -
破发股钜泉科技跌3.49%创新低 2022年上...
破发股钜泉科技跌3 49%创新低2022年上市超募9 8亿 -
格洛博机械正式参评“维科杯·OFweek 2...
“维科杯·OFweek2023中国汽车行业年度评选”由中国高科技行业门户O... -
上交所:尽快制定互联互通下开通大宗交...
App8月11日消息,据上交所发布,下一步,上交所将在中国证监会的统筹指 -
八旬瘫痪老人被洪水围困急需救治 警民...
在此次洪灾中,许多老年人的出行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河北涿州市技校家园 -
旅游酒店板块冲高回落,景区、旅行社早...
8月11日,旅游酒店板块早盘冲高回落,Choice数据显示,旅游酒店指数(BK -
解开医药行业的死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近期,一场轰轰烈烈的医疗反腐,再次刷新了市场对 -
三星 Galaxy S24 系列手机现身 IMEI...
据Techgoing报道,按照惯例,三星会在每年2月推出其GalaxyS系列旗舰手 -
阜南农商银行这项工作在省级竞赛中获得佳绩
阜南农商银行这项工作在省级竞赛中获得佳绩,阜南农商银行 -
国内首次用直升机整塔吊装快速恢复灾区...
8月9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一架H215型号直升机在110千伏海长 -
均胜电子控股股东股权再质押:“买买买...
均胜电子控股股东股权再质押:“买买买”战略难掩外强中干的现实,股... -
14位交易者的感悟:做商品不要追行情!...
交易者要想应对市场的波动,在市场取得生存之本,就要像汽车一样,要遵 -
海垦集团与优合集团开展冻品贸易业务合作
海南日报讯(记者邓钰通讯员羊广)近日,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印刷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截至2022年,我国印刷业总产值达1 43万亿元,整体规模跃居世界第... -
《中国支付产业年报2023》:去年支付系...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中国支付产业年报2023》,并称将于近期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