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进出口大跌!老外不爱中国制造了吗?
8月8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2023年7月贸易统计(以美元计价)显示,出口同比减少14.5%,降至2817亿美元。连续3个月负增长,创出自新冠疫情(2020年2月)以来的最大降幅。进口下降12.4%,降至2011亿美元。连续5个月同比下降。由于出口降幅大于进口,贸易顺差减少了19.4%。
数据公布之后,一时间各路新闻纷纷报道《中国7月进出口录得两位数暴跌,未达预期》《中国7月出口下降两位数,给经济加压》《“令人担忧”的中国数据扰乱了全球股市》《中国7月出口额下降14.5%,连续3个月负增长》等等。
外媒唱衰很正常,我们不能简单看新闻、读数据,还要进行分析和解读。
(资料图)
大跌?哪儿来的大跌?
我们先来看2023年中国每个月的进出口数据(以美元计)。
单位:百万美元
从数据可以看出来,除了2月春节放假、3月回归赶工产生波动外,其余每个月的数据波动不大。7月比6月的进出口总额下降3.42%,出口总额仅下降1.24%,进口总额下降6.03%。
数据大致稳定,那为什么会出现“出口同比减少14.5%”,这么大的波动降幅?
基数效应:不是我掉了,是去年飞得太高!
因为同比是对比去年同期的数据,去年数值就是基数。去年同期的数据高,今年7月进出口总额比较稳定的数据,就变成“巨幅下降”。
单位:百万美元
为什么去年的基数那么高呢?因为去年东部的封控,造成供应链的迟滞,使进出口总额在3、4月受到了一定影响,5月开始有所恢复,到6、7月份完成前几个月未完成的进出口贸易。
于是,去年的进出口波动,就造成了今年同期的数据产生了更大的波动。这就是统计中令人厌恶的基数效应。
如果看今年1-7月的进出口数据的同比,按照人民币计价,进出口总额上涨了0.4%,其中,出口增长1.5%,进口下降1.1%;按照美元计价,进出口总额下降6.1%,其中,出口下降5%,进口下降7.6%。
为什么人民币计价和美元计价会有差别呢?因为人民币汇率贬值。但考虑到中国出口结算中,人民币占比已尽接近50%,以美元计算就会产生错觉。
注意!关键是全球贸易占比!
国际贸易分为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根据WTO发布的报告,2021年中国商品贸易(出口)占比达到了15.07%,商品贸易(进口)占比达到了11.9%,都达到了顶峰,原因是全球疫情导致中国以外的供应链瘫痪。
2022年中国的全球贸易占比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这就是全球供应链逐渐恢复的结果,还有逆全球化的冲击。
我们以WTO与OECD的数据看中国的全球贸易占比最近几年的变化趋势:
从2022年开始,在疫情影响减弱、全球产业链逐渐恢复、欧美推动脱钩和去风险化的影响下,中国的全球贸易占比有所降低,但仍高于疫情暴发前;由于出口商品的结构性升级,服务进口的逆差在缩小,贸易差额(顺差)不断扩大。
中国占世界市场的份额才是最重要的指标,说明了中国供应链在全球供应链上的地位仍然稳固,而贸易顺差的趋势代表着中国供应链的竞争力。这是全局逻辑,远比7月贸易数字更重要。
中国的竞争对手表现怎么样?
一个人从山上滚下来,肯定摔得很难看。但是,一群人从山上滚下来,谁先落地,垫在底下,谁摔得最难看,谁后落下来,说不定能毫发无损地“软着陆”。
首先是被称为“全球贸易晴雨表”的韩国,其7月出口额同比下滑16.5%,这是疫情以来的最大跌幅,也是连续第10个月下降。缺了出口支撑,韩国财政已连续11个月出现赤字,这是该国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赤字周期。
日本的情况稍好,在连续23个月的贸易逆差之后,2023年6月终于有了430亿日元的顺差,但2023年上半年的贸易逆差高达6.96万亿日元(约500亿美元),总出口额(日元计价)同比上涨了3.1%。
德国的数据好于日本,今年上半年的出口贸易总额达到7639亿欧元,同比增长13.4%;进口贸易达到7296亿欧元,同比增长26.5%。德国的贸易顺差为343亿欧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622亿欧元。
最后,我们再看美国。美国进出口数据毫无问题地显示着,美国进出口在下降,从长期来看,进口下降从2022年就开始了,现在只是在延续这个趋势。这就是美国需求不足的现状。这也是美国媒体最担忧的。
不仅中国内需不足,而且全球内需都不足!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每月公布“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GSCPI)”,该指数以海上运输的运费和主要国家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供应链相关项目等为基础计算得出。以零为标准,正值显示全球供应链比平时更加拥堵、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负值区间则显示由于需求减少,需要运输的商品较少,全球供应链出现供大于求。
现在是什么情况呢?
8月4日公布的7月GSCPI为-0.9,连续6个月低于零。5月更是创下有史以来的次低值。
这说明全球商品现在都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
大家都在说中国内需不足,真实的情况是,全球各国的内需都不足。
关于下半年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走势究竟如何,2023年8月12日(周六)晚九点,鸿学院直播微课堂将针对《2023年中分析会》对全球经济的分析和预测进行现场答疑。
多一次分享 多一分力量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7月进出口大跌!老外不爱中国制造了吗?
8月8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2023年7月贸易统计(以美元计价)显示,出 -
8月11日讯,华东地区:下午江苏太仓甲醇...
8月11日华东港口甲醇市场最新动态8月11日讯,华东地区:下午江苏太仓甲 -
东山国寿柜面上门开展爱心助残服务
8月10日,中国人寿东山县支公司客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东山国寿柜面 -
【世界说】美国佛州篡改奴隶制历史教学...
中国日报网8月11日电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Newsweek)日前刊文称, -
券商ETF全线回调,最高下跌4.67%;多只...
◎“天赐良基日报”基于每经app基金板块,聚焦每个交易日公募基金最... -
中国创新药靶点同质化严重,中国科大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党委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 -
为什么男人射精后就没有性欲了(为什么...
我家里都不装马桶是蹲厕,我们男人特别是早上起来,那东西硬起来马桶不 -
卖房,拿走亲爹救命钱,女粉追星无下限...
TFBOYS演唱会,带动当地4 16亿经济增长。漂亮的数据背后,是值得反思的 -
山东聚焦绿色低碳发展助“专精特新”换...
“我们和日照海洋研究院一起开发生产的新型掺合材料,可降低每方水 -
我遇到的《千年之旅》的问题(非常主观)
公测开始玩的,废话比较多,大多都是吐槽,比较闲的大伙儿看个乐子就好 -
国家能源集团参与投资!国强兴晟完成A轮...
国家能源集团参与投资!国强兴晟完成A轮融资据爱企查显示,8月7日,国 -
“体育运动中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宣传教育...
此次活动分为“以案释法”和现场咨询两个环节。主办方供图新京报讯... -
曾让贾跃亭亏掉13亿的北京豪宅项目,被...
每经记者:包晶晶丁舟洋 每经编辑:董兴生停滞多年,北京东城区 -
医疗器械板块盘初拉升
医疗器械板块盘初拉升,五洲医疗(301234)20cm涨停,天益医疗(301097)、 -
商业快评丨阿里巴巴一季报奠定未来电商格局
封面新闻记者孟梅北京时间2023年8月10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4财年 -
(经济)中国-南非企业贸易对接会助力两...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8月11日电(记者谢江)“中国-南非企业贸易对接会... -
iOS 17对比鸿蒙4:谁是更智慧的手机系统?
iOS17对比鸿蒙4:谁是更智慧的手机系统? -
4 枚杜克大学录取!他 / 她们是如何...
2023Fall老查留学来自北京某公立高中国际部、合肥八中、海外高中的4位 -
北京市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
近日,北京市门头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行政处罚信息公示(2023 08 09 -
郑州楼市新政能否成为房屋消费的新拐点?
郑州楼市新政能否成为房屋消费的新拐点?-郑州8月10日,查位置、看户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