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 > 观察 >

读《国家大剧院,下次我还来》引发的思考|世界聚焦

2023-03-12 16:57:19    来源:正北方网

一篇《国家大剧院,下次我还来》引起朋友们的许多思考。

一石激起千层浪,看看他们是江湖哪个段位的?


【资料图】

北京魏女士说:

“我发觉我特别容易被文字牵着鼻子走。看了你的文章,产生了去国家大剧院看《山》剧的冲动。”

一位女作家徐女士感慨:

“国家大剧院的音乐会、话剧、歌剧都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顶级艺术展示。我曾经花了八百块钱看了一场《图兰朵》,太震撼了!”

内蒙古临河区杨先生回忆:

“国家大剧院,无论外观、建筑结构,还是里面4个厅(音乐厅、戏剧场、歌剧院、小剧场)确实值得一去。我前几年因为工作关系进京,同学请喝酒,我提出喝酒不如去看演出。朋友采纳了我的建议。前后去过5次国家大剧院。

最感人的是《中国爱乐乐团民乐合凑--春之韵》、中国京剧院于魁志、李胜素主演的《新编历史京剧--走西口》和《名家与经典--闫维文、刘斌、董文化、程志、克里木等17位歌唱家同台献艺的庆八一演唱会》。当然,也有两场没看懂。

2009年在音乐厅看的爱乐乐团民乐合凑《春之韵》,都是大家熟悉的音乐,全场鸦雀无声、非常安静,演出结束后,观众坐着不动,一个劲鼓掌,想让加演,指挥和全体演员出来谢了3次幕,最后也没能加演。

于魁志、李胜素确实大咖,主演的新编历史京剧《走西口》,观众一直鼓掌,演员谢了5次幕,观众仍然坐着不动,反应了首都人民的综合素质!”

也有遗憾。“遗憾的那一次是因参加同学小聚,误了朋友安排的歌剧《洪湖赤卫队》,同学还调侃说电影、电视剧看了好多次了,有甚遗憾的?其实,看戏还是建议看熟悉剧情的,人称“生书熟戏"!

“再比如看那场音乐会,因为全部是世界名曲,咱们没听过也听不懂,我那同事就当场睡觉打呼噜,让人家工作人员用激光笔照射提醒三、四次,我刚推醒,这兄弟又睡着了。

看了你写的《国家大剧院》感想颇多,感觉论文化氛围,北京确实高大上!”

一位退休财务人员王女士说:

“能去那么辉煌的大剧院看演出,真令人羡慕。

2018年我去东直门医院看病,看完病去参观了国家大剧院,白天没有演出,我说我就想在国家大剧院看一场京剧,至今也没有再去北京。呆在我们这些小地方一辈子连个话剧歌剧的都没看过,等我有时间了住在北京半月二十天的,把北京的名胜古迹都看看,再一定去大剧院看演出。”

一位公安干警说:

“《山海情》电视剧我看过,很真实,很感人!对我们这些西部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很有带入感。看完以后除了与主人公产生的共情之外,也深深感觉到闽宁两省区在对口帮扶中的精准合作。今天拜读了你的作品,思想好像又升华了一步!”

一位刚大学毕业考上公务员的年轻人说:

“艺术源于生活,真正的艺术是接地气的,有着热气腾腾的人间律动,不是以高深奥秘,矫揉造作博人眼球。与观众能产生共鸣,猜想创作者少不了体验过山海情里的生活,好的作品,不论以什么形式呈现出来,总会有受众。电视剧《山海情》也值得观看。”

一位老大学生、报业偶像级的文字工作者杨老先生说:

“很不错的一篇观后习作,概括剧情简洁清晰,引述的基础上明确了自己的观点,语言平实流畅,好!

生命不止,笔耕不辍,自是书香恒久,岁月生香。”

一位转业军人发来的微信语:

“老兄好!观后感写的非常好!其实我也和你一样对话剧不感兴趣。我看了你的观感之后有一种对话剧、歌剧不睹不快的感觉。

你提到的甘肃军人说的是我吧。老兄对基层老百姓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老百姓怀有深厚的感情。写出来的文章接地气,催人奋进。”

来自天津的一位同学说:

“认真看了,有内容,有结构,有音乐,有表演,有评价,有感受,写得好。

我很少看歌剧,尤其是新编歌剧,看了你的大作,萌生了一定要看看的愿望。天津不如北京,演出也有,但许多京城高水平的演出不太来天津演,即使演也是有数的几场,据说票不好买,看过北京人艺的一个剧,但由于坐的距离太远,我的感受不是太好。谢谢分享。”

作者:

还有许多,不再罗列。有的朋友从文章中,知道了我是在说他,确实是;有的朋友因为读过此文要去看话剧、歌剧,我说应该不留遗憾,争取机会乘早;有朋友说,可惜咱们接触话剧的机会太少,否则文字水平、表达能力不会差到当下的水准,我说有同感……。

太多的感慨,太多的共情,激发出我更加浓烈的感谢。你们的参与讨论,让我感到温暖!

编辑:石尧

关键词:

相关阅读